海蔻通 > 八卦 > 正文

​打起来了,瞧把他嘚瑟的…

2025-07-23 21:23 来源:海蔻通 点击:

打起来了,瞧把他嘚瑟的…

时隔六年,于正又和汪俊对上了。

近期播出的热剧总共就两部,刚好就是两人的剧。

一部是汪俊导演,刘亦菲、佟大为、彭冠英、林更新、万茜、霍建华等主演的《玫瑰的故事》。阵容强大,剧情狗血,越狗血越掀起网上讨论,每天都把林更新骂到对战。

一部是于正自家产的,吴谨言、王星越主演的《墨雨云间》,快节奏的大爽剧,虽然bug不少,但精准抓住观众的爽点,成为热门剧。

于正很嘚瑟。

六年前,他的《延禧攻略》和汪俊的《如懿传》对打,于正靠爽赢了。六年后,一部古装剧,一部都市剧,虽不是同个赛道,但中等马和上等马(我指阵容)能平分热度,他显得更爽。

你能想象到于正咧嘴笑的样子吗?

我给大家看一下。

在《墨雨云间》还没播时,于正就说这剧会爆,剪完后各大平台都看了,说非常炸裂。

他有信心,这部剧一定会爆。

发言时,于正牙花子都露出来了,给人感觉要立即弹射出去,啃两个苞米,才能平复自己的激动之情。

现在,我估计他的苞米应该啃了一箩筐了。

哦,不对,加上今天的热搜,应该是两箩筐。

这↓

近期,《墨雨云间》的主演吴谨言接受了电影报道的采访,主要聊角色,聊作品。

因为电影报道一下子发了7条,加上他们曾经发生过的不愉快,这次冰释前嫌格外显眼。

先说一下原委。

2025年,吴谨言凭借《延禧攻略》成为当红炸子鸡。

微博粉丝涨了300万,"吴谨言超话"阅读量达到10亿,延禧宫成了热门景点,港媒用一整个版面来报道,后援会也有了,各种数据都很漂亮。

连老外都在追剧,带火了翻译神器。

正火的时候,"中国电影报道"点名道姓指出,吴谨言团队耍大牌。

说吴谨言团队本来约好的接受采访,结果临时放鸽子,让采访组换场地,跑了十几公里换场地还不算,还要采访组付场地费。

采访组憋了两三天,专门等《延禧攻略》在8月26日大结局后,才抖出来。

最后撂话,"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这确确实实是电影报道第一次连名带姓的批评艺人。

放之其他时候,是默不作声,小施惩戒。

周也参加电影频道活动,甩脸子,没礼貌,电影报道的方法是不配BGM、不加话题,直接放出来。

不添油加醋,不过分渲染,给大家看看真实的明星样子。

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电影报道放了几张王源的图,被粉丝说锐化过了,不是生图。电影报道一声不吭,把男明星的生图+年龄,都发出来。

同样让大家看个清楚明白,这就是真实的明星模样。

有人因为《我就是高山》对电影报道印象不好,觉得太过把自己当一回事,高高在上,但我觉得除了在《我就是高山》一事上不妥,其他几件事上没任何问题。

艺人享受的待遇远比大家想象的好。

去时尚活动,有工作人员捧着,自己去端盘子排队领食物,被大肆夸奖;参加节目,事事按艺人要求来,吃的喝的,样样伺候好;包括采访,哪怕事先沟通好,问的时候题目也会被枪毙掉;就连走红毯,多家媒体发出来的图,不会是真实的生图,多多少少有修过。

怎么?

就一定要修图,给修的漂漂亮亮才能发出来?

电影报道就没惯着,你是什么样,我就什么样发出来,多真实。

包括吴谨言团队的事,才刚刚走红,就自视甚高,放鸽子,换场地,要节目组付场地费等等,对合作方毫无尊重可言。

好在电影报道霸气,耍大牌、粉圈洗地等不正之风,动动手就能整顿一番。

你看后来欢娱影视那边还有没有耍大牌?

没有嘛。

而江湖恩怨,过了就散。

当初有错误就批评,批评完就改正,改正完事儿就完了,现在两方和和气气,艺人有艺人的操守,节目有节目的任务,多好。

现在于正开始忙着给自家艺人画饼。

《墨雨云间》让吴谨言和王星越组成了"菲常萧张"CP。

在CP粉们的催促下,于正说打算给吴谨言和王星越写一个民国戏。

让两人二搭。

人激动时,就得泼一点冷水,免得乐极生悲,啃苞米卡到了。

于正可能忘了当初的教训。

《延禧攻略》大火时,吴谨言和聂远的CP也火了,从前一对想都想不到会产生CP感的艺人,在剧里把观众迷到晕头转向。

后来于正就给两人打造了《皓镧传》,也是女主背负血海深仇,最后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金手指,改变命运的故事。

可同样的爽剧模版+同样的CP放在一起,不是回回都奏效。

《皓镧传》扑了。

无论是热度还是评分都不行。

于正可能没想过,不是爽剧的壳子,大家就一定会买单,有时候被骗进去后,发现剧不行,会骂得更厉害。

再者,不可能指着一个人使劲薅。

于正捧红的艺人不少。

赵丽颖、陈晓、袁姗姗、许凯、吴谨言、白鹿、王星越等。有的昙花一现,有的还算长红,有的运气爆棚。

其中,吴谨言我觉得是最奇特的。

她的体质挺特殊,说寒吧,也不寒,说热吧,也不热。

热的像圈内85花,一部剧就捧红了,之后拥有大波粉丝,寒的像李一桐,演了N部女主戏,就是没什么水花。

吴谨言介于这两者之间,很奇特,是限定款艺人。

作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9级的艺人,吴谨言是正儿八经的科班演员,和李纯、张云龙、黄梦莹、刘芮麟、李梦等是同学。

她的长相算标志,但少了一点特色。

不属于明艳大美女,也不是邻家小碧玉,也算不上是初恋脸,就是长得好看的女生。

是原装脸。

小时候就长得标致,和现在差别不大。

跳舞时候的照片↓

大学和同学的合照↓

艺人要走红,运气真的很重要。

虽然我常常吐槽于正,说他喜欢投机取巧,但在捧人一块的确没得说。

吴谨言是2011年出道,早期也演了一些剧,但都没什么水花。

《激战》《少年四大名捕》《秀丽江山之长歌行》等等。

直到签到于正旗下,被挖掘出了最大的特质——复仇风。

要演好复仇角色并不容易。

于正旗下的艺人赵晴,同样在《为有暗香来》里面饰演了一个背负仇恨的角色,但因为三白眼的问题,常常演出反派的感觉。

到了吴谨言这,她有个特点。

长得像吉娃娃。

吉娃娃有优势。

大眼睛可以无辜,小嘴一噘,也可以凶狠,加上金手指,立马战斗力爆表。

当然了,人设再好还是不能掩盖演技问题。

到这次的《墨雨云间》里,吴谨言跑去找了郝蕾上课。

也不贵,一节课200多,一对多。

成效就因人而异。

纪凌尘是反面教材,吴谨言算是正面教材。

到了《墨雨云间》里,吴谨言比六年前进步不少,破碎、倔强感得到更大的发挥。

特质明显的艺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成功起来事倍功半,吴谨言连续两部复仇剧下来后,被封为"复仇赛道王者 "。

而泼冷水就在这里了。

赛道越明显,风格越限定,说明路子可能也会相对越窄。

吴谨言在《延禧攻略》爆了后,也演过几部现代剧,活泼角色被演成精神小妹。

你可以说当时她的演技还不行。

但在另外一部和聂远合作的剧里,吴谨言演一个警察,角色不需要那么活泼,但依旧没太大代入感,甚至不如李一桐。

除了气质太过限定外,外形上吴谨言也有很致命的问题。

早期的吴谨言↓

后来的对比↓

圈内大改造的艺人,很少有合适的。

唯一一个适合的是聂远。

早期腮帮子很大,后来据说为了演《神雕侠侣》,去做了一些改变,他做减法是OK的。

而多数艺人,变了以后都会后悔。

因为到了后期就能明显发现脸上挂不住肉。

胖一点点,会有双下巴,稍微瘦一点点,又会脱相。

要命的是,当时她的改变还不止这一点点。

最明显的,是2013年拍《烽火佳人》。

那会儿才23岁,刚刚毕业一年,就被网红审美给忽悠,把自己整成堪比蛇精,下巴分分钟能犁地。

好在后来,吴谨言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又改回了原样。

下巴变短,脸部协调,多了记忆点。

但随着年龄增加,脸上的问题日后会越来越明显,想要维持好状态需要付出莫大的努力,参考杨幂。

不过想一想,她能把手上的牌打出如今的成绩,算不错了,多少艺人在娱乐圈打拼多年,即便足够努力,连运气的门槛都没碰到。

这么一说,于正算是个"好人"。

剧火了,艺人受益,剧烂了,被骂的是于正。

哦,我今天不是来夸他。

只是刚好发现这个投机取巧份子算是有那么一些优点,但出于过往的历史,依然讨厌他。

那,就祝他多啃两根苞米棒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