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前脚刚拿到金牌,后脚就迈进北大,这个青岛高中生厉害了

2025-08-09 21:08 来源:海蔻通 点击:

前脚刚拿到金牌,后脚就迈进北大,这个青岛高中生厉害了

前脚刚拿到金牌,后脚就迈进北大

青岛二中学生陈晓琨获得全国数学奥赛金牌,现已拿到北大数学科学院预录取通知书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11月29日下午3时,2019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落幕,青岛二中高三数学MT学生陈晓琨刚刚拿到他的最终成绩,北京大学就向他递出“橄榄枝”,而清华大学也欲将其揽至麾下。在本次全国数学奥赛中,陈晓琨获得金牌。衡量再三后,陈晓琨与北大签约,拿到北大数学科学院预录取通知书。

打破我市近12年的全国数学奥赛“金牌荒”

记者了解到,2019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暨第35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设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活动为期4天。其中前两天上午进行笔试,每天上午从8时比到12时30分。虽然一上午只有3道题,但因难度太大,做完题目也很困难。上午的笔试结束后,连续两天下午,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国内各大顶尖高校针对尖子生们进行上门咨询,动员大家签约。

青岛二中数学奥赛教练员侯界飞告诉记者,这次比赛全国共有400多人参赛,来自70多个中学,因为大家都是各省队的代表,所以每个人的实力都非常强。本次比赛山东省队共有10名队员,其中包括青岛二中的两名队员。11月28日分数公布,本次竞赛满分是126分,陈晓琨的分数是66分。“看上去分数也不是太高,但难度实在太大了,得到这个分数已经相当难得了!”侯界飞说。据了解,本次陈晓琨在全国数学奥赛夺金,也打破了我市自2007年至今12年的数学奥赛“金牌荒”。

根据规定,本次比赛共产生120枚金牌,只有排名前60的队员能入选国家集训队。一轮集训后,60人中选出15人参加第二轮集训,最终第三轮集训要选出6名佼佼者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提前学习学科课程,为奥赛预留更多时间

陈晓琨的妈妈薛女士这次也陪同儿子赴武汉参赛,她告诉记者,陈晓琨第一次接触数学竞赛是在小学六年级“小升初”阶段,当时他一接触到数学竞赛就表现出了特别强烈的兴趣。家人给他报了兴趣班后他就一直坚持学了下来,初中后就开始跟着青岛二中的数学教练员邹明学习数学竞赛,在邹明老师退休后,陈晓琨就开始和侯界飞老师学习。上了高中后,陈晓琨报了二中的数学MT,除了跟着教练员学习外,数学MT的首席老师孙云涛也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

高中三年究竟学奥赛还是主攻文化课,对许多学有特长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题,万一奥赛失败学业也荒废是学生和家长难以承受的。但高中三年来,勤奋的陈晓琨一直坚持奥赛与学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平日里,所有学科课程他都不放弃,如果赶上有密集的集训,他就会提前预习并找老师辅导,落下的课则会找老师帮他补上。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高一开学前的暑假,确定选择奥赛之路后,陈晓琨就找到二中,提前找老师学习了语文、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为将来艰难的奥赛赢得了宝贵时间。

玩游戏时偶尔难自律,但“最爱”仍是数学

“他可不是人家那种特别自觉的'学霸'孩子,平时除了学数学就爱打篮球、下围棋,最头疼的是也特别喜欢打游戏,平时都得看紧点!”说起孩子的爱好时,薛女士笑着对记者说。虽然孩子平时很懂事,也比较好学,但并不是那种学起来特别拼的孩子,爱好非常广泛,玩游戏时偶尔也很难自律。虽说如此,但学起数学来,所有爱好都得靠边站。因为对数学的着迷,他经常一做题就是两三个小时也乐此不疲。高中三年,陈晓琨每年参加省数学奥赛都是省一等奖,高一时就以参加北大夏令营排名前20的成绩获得北大最优惠签约,即所谓的“一本约”。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北大开出的“任选专业”优惠时,陈晓琨坚定地选择了数学科学学院。“他就是喜欢数学,一直能从事数学研究是他一直的梦想。”薛女士说。

(记者 王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