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读懂《窝阔台汗国》大蒙古国四大汗国之一
五分钟读懂《窝阔台汗国》大蒙古国四大汗国之一
窝阔台汗国,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但窝阔台汗国创建人却不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而是其后人海都自己打造的。疆域包括原乃蛮部的领地和原西辽的部分领土,即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也迷里城。
窝阔台汗国建于1251年,亡于1309年,共存在58年,是蒙古四大汗国中寿命最短的。
起源
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合称蒙古四大汗国。
钦察汗国和察合台汗国是在成吉思汗给长子术赤和次子察合台的封地的基础上建立的,在走上独立发展之路以前,就已经建立起由长王(汗)主政的家族式政治体系。
伊利汗国则是拖雷之子旭烈兀受命西征波斯,后因蒙古内部发生争夺汗位的内战(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他留驻当地成为藩王。这三个汗国的形成历程从地域上给人以自然生成、水到渠成之感。而窝阔台汗国的建立则与之明显有别,其中的差异似乎并未引起人们注意。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了父位,是为元太宗。窝阔台同其兄术赤和察合台一道,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部分土地和军队,形成了自己的兀鲁思,窝阔台的始封地在霍博(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叶迷立(今新疆额敏县一带)。
窝阔台即位后,便把将自己在也迷里的封地赐给长子贵由,而将次子阔端封于凉州(甘肃武威),并把成吉思汗生前分给拖雷的雪你惕部和速勒都思部共3千户蒙古牧民转授于阔端名下。阔端受封河西表明窝阔台系所辖区域面积无法与其兄弟相比,窝阔台系后王的封地也不是连成一片的完整区域。
1241年窝阔台死去,其子贵由继承皇位,即元定宗。贵由只做了两年皇帝就病逝了。
1251年拖雷之子蒙哥即位。
蒙哥即位在黄金氏族内部划下一道深深的裂纹。窝阔台即大汗位时,全体宗王曾立下“只要是从窝阔台合罕子孙中出来的,哪怕是一块[臭]肉, 我们仍要接受他为汗”的誓言,贵由汗即位的忽里台大会上,诸王也有类似的宣誓。因此窝阔台家族认定拖雷后人占据大汗之位是非法的,故而很早就萌生了反叛想法。在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窝阔台之子)时代,窝阔台系诸王虽然不少人身居高位,手握兵权,然而当元宪宗蒙哥登基后,大汗由窝阔台系转入拖雷系时,他们才发现本支诸王没有可以依靠的统一政治实体(兀鲁思)。
阔出之子失烈门与贵由子脑忽等人密谋突袭蒙哥营帐,事泄失败,受到严厉制裁:失列门、忽察和脑忽被发配中原和高丽充军;畏兀儿亦都护萨伦的被处死。后来以海都为首的窝阔台系宗王因为这个事件,指责拖雷家族违约夺权,长期与元廷为敌。
蒙哥对其他窝阔台家族的成员加以优待:阔端仍保持其河西封地,其子蒙哥都和窝阔台三皇后乞吉忽帖尼则居于阔端封地之西;窝阔台第六子合丹封于别失八里;窝阔台第七子灭里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流域;窝阔台第四子哈剌察儿之子脱脱占据其祖父的始封地叶迷立一带;第五子海都则得到了海押立(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以东)。占据窝阔台汗国大斡耳朵的是元定宗贵由之子禾忽,时禾忽年幼,由乃马真后少娣主斡耳朵。但这些措施并未能安抚窝阔台家族。
1256年,蒙哥大汗“遗(石)天麟使海都,(海都)拘留久之”。从拘禁大汗使者看此时海都已露叛意。
蒙哥驾崩后,拖雷另外两个儿子阿里布哥与忽必烈争夺大汗位,合丹的后裔及海都支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为敌。后世学者多认为海都是因为主张保持蒙古传统宪制和贵族民主制,反对东亚腐朽文化的腐蚀,故而才支持与自己思想一致的阿里不哥。最初海都实力有限。《瓦撒夫史》记载:“诸[皇]子中,阿速歹、玉龙答失、失里吉以及一些察合台的孙子斡兀立都支持他(阿里不哥)的计划,帮助他即皇位。”瓦撒夫所列阿里不哥的主要支持者的名单中并无海都,说明1260年时他的军事势力还不强大。在支持忽必烈还是阿里不哥的问题上,窝阔台系诸王的意见也不一致。
”史料表明,迄止中统五年(1264)争位战争结束时,海都已经成为窝阔台系诸王的首领,正如《史集》所载:“他(海都)在这些年中,通过(施展)奸谋、夺取政权和征战,将窝阔台合罕的一部分兀鲁思抓到手中。”之所以称“一部分”,是因为窝阔台系后王没有完整的领地,河西的阔端及其后人,和林的原属窝阔台大汗的斡耳朵都不在其中。但其主要部分即原来分居于西北各地的势力尽为海都掌握。
反叛大汗廷,必须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由于窝阔台系后王的军队被蒙哥汗夺走,海都能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崛起,是与钦察汗国术赤系后王的支持分不开的。海都的封地海押立(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位于钦察汗国的东南边界线上,西临术赤第五子昔班在七河的封地,北近术赤长子斡儿答在额尔齐斯河西岸的兀鲁思(即白帐汗国)。海都极力与他们结交,与钦察汗别儿哥“咸与亲厚”。而别儿哥为了对付势力急剧膨胀的察合台汗国,也积极扶持海都的力量。海都又拉拢窝阔台系各自为政的诸王,建立以自己为首的统一的窝阔台系政治势力。然而当时元朝政令统一,客观环境限制着海都的行动。
但是中统元年(1260年)爆发的忽必烈、阿里不哥兄弟之间争夺大汗之位的战争,从某种程度上帮助海都实现了反叛图谋。这一年阿里不哥派自己的心腹察合台之孙阿鲁忽回中亚继承察合台汗位,阿鲁忽借阿里不哥之令并吞了大汗廷派驻在中亚的军队,取得了农业城廓地区的实际控制权。随后阿鲁忽转而投归忽必烈,从忽必烈处得到了“从阿勒台(阿尔泰)的彼方直到质浑河(阿姆河),可让阿鲁忽防守并掌管兀鲁思和各部落”的诏命,使察合台汗国第一次正式从大汗廷取得了控制中亚农业区的权力,汗国实力由此暴涨。
此前,术赤系在河中农业区势力最大,阿鲁忽上台后“杀死了所有的别儿哥(在河中)的那哥儿和臣属于他的人”,双方几度交战,原属术赤封地的楚河西部草原和大部分花剌子模绿洲都被察合台汗国夺走。别儿哥因忙于高加索地区的战事,无法全力东顾,因此积极支持海都对抗阿鲁忽。海都借钦察汗国支援,不但增强了军力,也抬升了在本系宗王中的地位。他与阿鲁忽数次交战,互有胜负。阿里不哥率兵入西域讨伐背叛他的察合台兀鲁思汗阿鲁忽时,禾忽与阿鲁忽结盟,联兵抵御入侵,被阿里不哥打垮。海都乘机取而代之,把窝阔台系宗王的力量网罗到自己麾下。
中统五年(1264)七月,阿里不哥投降于忽必烈军门,蒙古帝国重归一统,忽必烈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忽必烈考虑到中统元年三月仓促即位于开平不符合成吉思汗的扎撒(法律),故而准备依照传统惯例,在祖先发祥地斡难——怯绿涟之域召开由各系宗王参加的忽里台,重新确立自己的大汗地位,并借这次大会扼制帝国分裂的趋势。于是他立即向各系兀鲁思派去信使,召他们东赴蒙古草原,重新召开忽里台大会。钦察汗别儿哥、察合台汗阿鲁忽和伊利汗旭烈兀(忽必烈之弟)一致同意东来赴会。世祖也向海都派去了信使,但海都拒绝前来。
当然,这次原定于至元四年(1267)召开的忽里台没能如约举行,主要是因为各汗国之间随后爆发战争,以及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阿鲁忽、旭烈兀、别儿哥三位汗王先后去世。
建立
至元二年(1265)海都的拒绝入朝行为已经表明了反叛意图,但当时窝阔台汗国的实力不足以对抗大汗廷。
故而海都在至元五年(1268)前没有别的挑衅行动,而将主要力量放在角逐中亚。
当时中亚的核心地带都处于察合台汗国的控制之下,其势力范围东起伊犁河上游,西止阿母河东岸,南疆喀什、和田一带也被其控制。
海都要在中亚扩展疆土,必然要和察合台汗国发生冲突。当时的形势对海都极为有利。
至元二年(1265),阿鲁忽、别儿哥、旭烈兀三位汗国的君主相继死去,海都利用察合台汗木八剌沙初继汗位、政局不稳之机,全面与之开战。《史集》记载阿鲁忽死于回历662年,即1263年11月-1264年10月,此说明显有误,已为学界所共知,他实际死于1265年。
前文已述,1265年初,忽必烈派去召他东赴忽里台的急使到达中亚时,他还健在。《木阴历史选》记载阿鲁忽死后葬于阿力麻里,表明1265年初伊犁河谷一带还属察合台汗国。而据瓦撒夫书,次年八刺继任察合台汗的地点却在讹迹邗(吉尔吉斯斯坦乌兹根),不在原察合台的牙帐所在地阿力麻里附近的忽牙忽。
表明此时伊犁河谷也被海都所夺,时间应在1265——1266年木八剌沙在位期间。于是《元史 地理志 西北地附录》就有了“诸王海都行营于阿力麻里等处,盖其分地也”的记载。海都并不以此满足,把战线不断向察合台汗国的纵深扩展,夺取了大片领土。波斯史籍中提到海都侵夺的地区包括“从塔剌思、肯切克、讹打刺、可失哈儿和阿母河那边地区的整个地带。”这条史料也犯了压缩时间的错误,可失哈和阿母河东岸地是海都从后来的八剌汗及其后继者手中夺取的。
但是,上述锡尔河东岸地区是海都在至元三年(1266)八剌继承察合台汗位之前一年多的时间里夺取的,其中也包括讹打剌等阿鲁忽抢夺钦察汗国的地区,都被海都据为己有。这样,窝阔台汗国的疆域从阿尔泰山西北麓一直廷伸到了锡尔河东岸。
至元元年阿里不哥投降后,世祖开始关注西北,希望能恢复以前大汗廷直接管辖中亚农业区的局面,有证据表明,至元初年,元朝军队已经开进西域。
至元二年(1265),世祖“敕徙镇海、百八里、谦谦州诸色匠户于中都”,百八里即独山城的音译(新疆木垒)。
至元三年又设忽丹八里(和田城)局,这说明元朝控制了这些地区。世祖试图控制中亚的另一项措施就是派遣效力于大汗廷的察合台后王八剌回察合台汗国取代由兀鲁忽乃妃子在阿鲁忽汗死后擅立的木八剌沙汗。八剌看到木八剌沙汗位已经稳固,先隐藏圣旨,假意事奉,随后与统兵的异密勾结。
于至元四年(1266年)夺取了察合台汗位。
然而,当时中亚各汗国已经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八剌要想坐稳汗位,就必须维护汗国的利益,而这和世祖欲控制中亚的目的有冲突。八剌即位后,从元朝手中夺取了斡端(和田)地区,但双方的隶属关系并没有立即破裂,这是因为世祖需要八剌汗牵制海都。对付窝阔台汗国,八剌与元朝完全一致。为夺回锡尔河东岸的失地,他与海都兵戎相见,《史集》载: “合罕(忽必烈)为此(指海都拒不入朝事)派遣了八剌来,让他反击海都。他按照这道诏旨,一经聚集起力量之后,就率领军队去攻打海都。”
至元五年(1268年),海都开始举兵东犯元境。又在钦察汗别儿哥的支持下与察合台汗国在中亚角逐。他利用阿鲁忽死去,木八剌沙新立之际,控制了包括察合台汗国大斡耳朵附近的阿力麻里在内的整个忽阐河以东草原;并在钦察汗蒙哥帖木儿的支持下,在忽阐河流域击败继木八剌沙而立的八剌,迫使八剌背叛忽必烈与之结盟,取得伊犁河谷与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地区,并把势力伸及阿姆河以北地区。在东北方,他在占据阿力麻里以后不久便向忽必烈的军队发动进攻,但被击败。
至元六年(1269年)春天, 海都、蒙哥帖木儿和八剌三方议和, 三系后王相会于塔刺思河畔,召开忽里台。大会一致决定划分三个汗国在河中地区的土地,其中三分之二归八剌,其余分属海都和蒙哥铁木儿保持游牧生活方式,保护城市和乡村三国相约共同反对拖雷系的元朝大汗廷和伊利汗国。 这样,一个共同反对元朝中央政府的反叛联盟在西北形成。海都的窝阔台汗国成为这次忽里台的最大受益者。
八剌入侵伊利汗国失败后于至元八年(1271年)死去,他的死令察合台汗国陷入分裂,大部分诸王、将领归服海都。八剌诸子多次与海都交战,却都以失败告终。
1271年,海都将察合台汗国给予了察合台的孙子捏古伯,但捏古伯也企图摆脱海都的控制,海都便杀了他立察合台重孙秃花帖木儿为察合台汗国亲王。但秃花帖木儿即位当年便死去,海都又立八剌之子都哇为新王,都哇死心塌地追随海都,成为海都的忠实臣属和助手,察合台汗国实际上成为海都的附庸。
1289年,海都、都哇乘忽必烈全力讨伐东部叛乱的时候,在杭爱山边境击败了忽必烈孙子甘麻剌率领的大军,甘麻刺被围困在色楞格河附近,后逃脱。同年7月忽必烈亲征海都,海都向西逃遁。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正月二十二日,忽必烈驾崩于大都紫檀殿,其孙铁穆耳继位,即元成宗。
大德五年(1301),海都在按台山帖坚古之地与元朝军队展开大战,使元朝军队遭受重大损失。
海都在位期间不止在东方与元朝交战不断,夺取了天山以南大片土地,并数度侵入漠北,甚至攻取和林;还在北方支持白帐汗国内的分裂势力;在西方与伊利汗国摩擦不断;在南方海都之子撒班驻于哥疾宁之地,濒临印度,盛极一时。海都统治下的窝阔台汗国所控制地域,西至可失哈耳与答剌速河谷,南及天山南坡诸城,东抵哈剌火州(中国新疆吐鲁番),北有也儿的石河上游之地,而以伊犁河与答剌速河流域为中心,成为中亚的一大势力。它的存在对元朝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元朝与西方诸汗国的联系、中西交通的往来等方面都带来巨大影响。中亚、蒙古的某些地区也因之数遭残破,造成大量流民内徙。
比起其他三大汗国,窝阔台汗国的基础并不是以最初的窝阔台封地发展形成的,窝阔台汗国是海都依靠武力扩张建立的,地域比窝阔台及其后王们的封地大得多。汗国不象察合台、钦察汗国那样自受封领地开始,就形成了以本支诸王为基础、由长王主政的相对统一的政治实体,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独立的汗国,而窝阔台汗国没有这种自然生成的过程。
帖坚古山之战后,海都病势日重,把兀鲁思诸事托附给都哇后不久死去。都哇违背海都遗愿,在海都诸子中选择了较为懦弱和易于控制的察八儿为窝阔台兀鲁思汗,反把窝阔台汗国变为自己的附庸,引起了窝阔台家族宗亲诸王的分裂。都哇对反对者各个击破,使察八儿更加依赖他。
大德七年(1304年),都哇与察八儿、明里帖木儿等诸王协商,决定改变与元朝为敌的政策,以承认元成宗为成吉思汗正统继承人为条件,换取元朝承认他们在西北地区立国的合法性。元成宗立即响应,终于达成了和约。元成宗、都哇与察八儿共同遣使伊利汗国,向新即位的合儿班答(完者都)诏告和平。
灭亡
元朝虽然与窝阔台汗国实现了和平,但对察八儿仍存戒心,希望削弱窝阔台汗国。
元成宗采取扶持都哇的政策,怂恿都哇向察八儿掠地,并许诺都哇占有他从窝阔台汗国夺回的土地。都哇与元廷合作,一步一步地削弱窝阔台汗国。海都在世时,驻于阿姆河上游的是其子撒班斡兀立,其属下除窝阔台系诸王以外,还有都哇之子忽都鲁火者等。都哇未经撒班斡兀立同意,便命己子也先不花为忽都鲁火者禹儿惕及军队的统领,并先发制人,派军进攻撒班,但都被击败。最后,也先不花亲自渡阿姆河攻击,终于取胜,撒班只得向宿敌伊利汗国投降。
回历705年(1305~1306),海都之子沙斡兀立与站在都哇一边的拙赤合撒儿系诸王牙撒兀儿和长史之间在撒麻耳干到忽毡之间一再发生冲突。牙撒兀儿和长史利用都哇出面调停、对方等待开会不设戒备的机会,率领大军奔袭,一举击败沙和八八的军队。两年中,都哇陆续控制了阿姆河以北地区至哥疾宁之地,对窝阔台系诸王,或收其兵权,或迫使他们听命于己,以各种手段夺取了原先在海都控制下的大片土地和大批军队,使窝阔台汗国进一步削弱。
同时,元朝驻于漠北的大军也从按台山方向威胁窝阔台汗国的侧背,察八儿陷于两面受敌的境地,率十万军从也儿的石之地出动,至按台山以为备。
大德十年(1306)七月。元军海山所部军队首先发动攻击,乘胜追至也儿的石之地,策动察八儿军中的蒙哥之子明里帖木儿叛变,使察八儿驻守在按台山、也儿的石河境的大军顷刻瓦解,察八儿后妃、营帐和数十万部众均为元军所获。察八儿只得向都哇请降。
察八儿投降都哇后,他在阿力麻里附近的禹儿惕被转赐于海都之子仰吉察儿斡兀立。都哇还把贵由的禹儿惕委之于降元后又叛逃归来的贵由曾孙秃苦灭。窝阔台系诸王的势力仅限于也儿的石河之西的叶迷里、阿力麻里一带及塔剌思河流域。都哇在阿力麻里附近的忽牙思草原召集忽里台大会,都哇当着与会蒙古诸王三百六十余人之面,列数察八儿之“罪状”,宣布废黜他,另立海都之子仰吉察儿为窝阔台兀鲁思汗。其时应为大德十一年(1307年)。
察八儿虽然被仰吉察儿取代,但元廷仍把他视为窝阔台兀鲁思汗。在察合台、窝阔台两汗国之间,元政府的基本政策是安抚宽彻、孤立察八儿。
大德十年,海山击败察八儿时,得降众十余万口,元政府置归降诸部于金山之阳,即称海城一带,而元军则驻于金山之北,以割断归降部落与察八儿的联系,一旦有变亦便于击敌。元廷的这一行动使察八儿等十分惊恐,欲奔宽彻,宽彻不纳。察八儿去留无所,只得归降元,但仍不断寻机复国。
宽彻死后,察合台汗国统治集团内部陷于混乱,激起了窝阔台系宗王复国的愿望。察八儿利用这个机会,纠集军队进攻位于忽牙思草原的察合台汗国大斡耳朵,怯别溃不成军。不久怯别得到包括海都之子沙在内的其他诸王的援助,再度与察八儿交战,获大胜。察八儿和仰吉察儿被迫越亦列河仓皇向东北逃窜,途中仰吉察儿被毒杀,察八儿投奔元朝,元朝封察八儿为汝宁王,窝阔台汗国最终灭亡。窝阔台系的领地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
窝阔台汗国灭亡后,许多窝阔台系宗王留在察合台汗国内,在政治生活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至正二年(1342年),窝阔台系诸王阿里取代也孙铁木儿汗成为察合台汗国之主。
至正六年(1346年),扎剌亦儿贵族合札罕择定窝阔台家族的答失蛮察为察合台汗国傀儡汗。
-
- 钢琴一般多少钱一台?
-
2025-08-12 22:12:10
-
- 董力:从击剑赛场到甜蜜家庭,情人节官宣背后的 5 年幸福
-
2025-08-12 22:09:54
-
- 95式突击步枪
-
2025-08-12 22:07:38
-
-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名单(16人)及资料照片
-
2025-08-12 22:05:22
-
- 王音棋:中国内地优秀女主持人
-
2025-08-12 22:03:07
-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解读人性的天机
-
2025-08-12 22:00:51
-
- 三生三世:东华帝君真实身份揭秘,比夜华还要牛,白凤九实属高攀
-
2025-08-12 21:58:36
-
- 人生八喜、八悲、八雅、八德你知道多少?
-
2025-08-12 21:56:21
-
- 前世今生这种说法真的存在吗
-
2025-08-12 21:54:06
-
- 免费开放的中国三大教堂之一 洪家楼天主教堂,婚纱摄影打卡地标
-
2025-08-12 21:51:51
-
- 留守妇女自述(五):分手前的沉沦
-
2025-08-12 21:49:36
-
- 赖茅酒系列——你了解多少呢?
-
2025-08-12 21:47:21
-
- 虎牙是什么?
-
2025-08-12 21:45:06
-
- 超萌超可爱的龙凤胎,看完心都融化了
-
2025-08-12 21:42:50
-
- 阿迪达斯NMD鞋为何这么火?
-
2025-08-12 21:40:35
-
- RVVP和RVSP屏蔽电缆的区别
-
2025-08-12 21:38:20
-
- 奚望,中国浙江省杭州出生2013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内地女演
-
2025-08-12 21:36:04
-
- 倪大红是一位才华横溢、演技精湛的演员。
-
2025-08-12 21:33:48
-
- 蓝田汤峪温泉,将成为西安人的记忆?
-
2025-08-12 21:31:33
-
- 二更食堂致歉声明全文 二更食堂微信文章表述不当引争议
-
2025-08-12 21: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