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日本执意跑南极捕杀鲸鱼,除了喜欢吃肉外,还有一点需要警惕

2025-10-30 21:51 来源:海蔻通 点击:

日本执意跑南极捕杀鲸鱼,除了喜欢吃肉外,还有一点需要警惕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鲸鱼,从古至今都是海洋霸主,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稳定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全球大部分国家都明令禁止捕杀鲸鱼,国际上也曾出台过《禁止商业捕鲸》等规定。

可有一个国家是出了名的“捕鲸国”,他们为了杀鲸鱼不远万里到南极捕杀,这个国家就是我们的邻居“日本”

早在2009年一部名叫《海豚湾》的电影,就揭露了日本捕杀鲸鱼的恶劣行径。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要大肆捕鲸呢?除了吃鲸鱼肉外,还有那些目的呢?

日本捕鲸有多严重?

日本是全世界最大的捕鲸和食鲸国,早在公元6世纪到10世纪,日本人就已经在北海道的东部以及鄂霍茨克海展开捕鲸。

古代的日本由于土地肉类资源匮乏,人们为了获取蛋白质只能将捕捞鱼类,鲸鱼体型庞大,一条鲸鱼就够一个村子共同使用,古代日本人将鲸鱼视为和其他鱼类一样,为“大海的馈赠”,捕捞鲸鱼一度成为日本人宝贵的营养来源。

到了近代,捕杀鲸鱼的行为更是肆无忌惮,据统计从19世纪40年到60年代中期,日本人的主要肉类来源是鲸鱼。

到了1964年是日本捕鲸数量最高的一年,这一年里有2.4万头鲸鱼惨遭杀害,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抹香鲸和长须鲸,其中长须鲸作为仅次于蓝鲸的第二大动物,最大的体重达110吨。

在我国长须鲸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然而在日本人眼中,长须鲸是可以捕捞的,随着捕捞行业的进步,日本之后还专门成立了“北太平洋远洋捕鲸队”

日本为了更好的捕捞鲸鱼,还花费巨资创造了捕鲸船,一些动物爱好者称日本捕鲸船都是“浮动的屠宰场”,其中有一艘名叫“日新丸号”的捕鲸船,最臭名昭著。

这艘船工作了30年时间,于2020年退役,这30年间有无数条鲸鱼惨遭毒手,捕鲸船里有多台分割装置,能够将捕捞的鲸鱼进行分割,然后将鲸鱼在经过加工后保存到船上。

写作不易,收入只有一点点,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就是能为了多几块收益,观看后可免费阅读全文,希望观众老爷理解。

科研捕鲸的阴谋

早在二战结束后,日本就加入了“捕鲸委员会”,1962年日本与苏联、挪威和英国签署了捕鲸数量协议开始生效,随着鲸鱼数量不断减少,国际社会也意识到了继续捕鲸的严重性。

于是再1982年国家捕鲸委员会决定停止商业捕鲸,而日本不得不暂停在南极海域的母船式捕鲸了,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终于定下了《全球禁止捕鲸公约》,1988年日本更是停止在太平洋捕猎的抹香鲸和小须鲸。

停止捕鲸的话就会引起很多日本民众的反对,为此日本政府决定采用另一种方法进行捕鲸,这种方法就是“科研捕鲸”。

之前日本都是“土著捕鲸和商业捕鲸”,这种捕鲸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吃鲸鱼肉和贩卖鲸鱼,而科研捕鲸就能打着科学研究的名义捕杀鲸鱼。

此后的30年时间里,日本每年都会派出捕鲸队到南极海域里大量捕捞鲸鱼,对于海洋的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影响,然而不管他国如何指责,日本政府始终声称这属于“科研捕鲸”。

比如日本在1987年以IWC科学调查名义,每年捕杀200到1200头鲸鱼,主要捕杀的是小须鲸和长须鲸,杀死这么多鲸鱼而日本相关的“科研成果”也只是数篇论文罢了。

他们杀害这么多的鲸鱼,假借调查之名实行商业捕鲸行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批判,并且日本经常谎报捕鲸数据,这也导致了国际误判鲸群生态。

鲸鱼品种大约有90种,分为须鲸和齿鲸两种,须鲸主要是蓝鲸、座头鲸,而齿鲸主要是虎鲸、抹香鲸等,由于日本常年大肆捕捞鲸鱼,这是很多鲸鱼品质快要灭绝,而鲸鱼数量也难以统计,200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资料显示,蓝鲸的数量不足1万头,如今这个数字可能会更少。

2014年3月,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对日本捕鲸一案做出判决,认定日本每年在南极海域捕鲸并非处于科研目的,要求日本停止这一行为,并且还判处80亿日元的罚款。在舆论的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暂停捕捞鲸鱼。

虽然他们表面口口声声的答应放弃捕鲸,但背地里可不会同意,2018年9月份,日本代表在巴西召开的IWC大会上提议重启部分鲸类的商业捕鲸活动,不过却遭到了现场专家的反对。

之后日本政府认为,只要继续留在IWC里,今后类似这样提案依旧存在,因为他们选择退出了IWC,并重新开启商业捕鲸之路。

2018年12月,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的菅义伟宣布日本退出IWC,到了2019年7月,日本时隔31年后正式恢复了商业捕鲸,这对于鲸鱼而言无疑灭顶之灾。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日本人大量捕捞鲸鱼主要是为了吃,其实并非如此,古代的日本人食物匮乏,为了生存下去迫不得已选择吃鲸鱼肉,如今海洋的鱼类数量繁多,他们喜欢肉质更鲜嫩的其他鱼类。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绝大多数日本人就已经对鲸鱼肉很少问津了,鲸鱼肉的口感不好,而且随着海洋生态环境的的污染,鲸鱼的体内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于人体来说是有害的,只有少数日本中老年人才会对鲸鱼有无法割舍的变态嗜好。

不过这类群体毕竟是少数,那么日本为什么还要大量捕杀鲸鱼呢?

日本为何大量捕杀鲸鱼

鲸鱼的浑身上下都是宝,鲸鱼肉其实是最廉价了,鲸鱼体内的鲸鱼油是非常昂贵的,能够做成汽车用的“机油”、日常用的香皂、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

我们经常吃的鱼肝油,也是从鲸鱼油中提炼出来的,可以说鲸鱼油在工业上的价值,丝毫不亚于石油,鲸鱼皮也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物品,鱼皮坚硬而又弹性,一般会被用奢华的作皮质产品。

除了这些之外,鲸鱼的粪便也是有很大的妙用,其粪便中的物质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是不错的营养成分,日本的养殖业离不开鲸鱼粪便来提供营养。

在我们看中鲸鱼是不能捕杀的保护动物,但在日本人眼中鲸鱼则是一座“移动的金山”,捕杀鲸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日本人捕鲸和自己的“鲸鱼文化”有关,在古代鲸鱼被日本人视为“海神”一般崇拜,古人每次捕捞上鲸鱼后都会对鲸鱼表示感谢和追悼,在日本各地还修建有鲸鱼神社。

至今日本的很多地方还保存着“鲸鱼祭”的传统活动,正因为这些历史和民俗,才让日本人认为“捕鲸”是他们的传统文化,因此日本人认为虽然捕杀鲸鱼但业是对鲸鱼的喜爱和尊重。

除了这些原因外,日本还能打着科研捕鲸的名义,前往南极进行勘测,早在1911年,日本就派出了首支南极探测队,随后的数十年时间里,日本先后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南极考察活动,并且在南极也建立了多个科研站点。

如果日本利用科研捕鲸为借口,那么他们就能在南极领土进行科学探测,南极作为一块无主之地,世界上哪个国家不想占据一席之地,而且南极还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随着人口数量的极具增长,全球各国都在寻找如何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生活质量。

在南极不管石油还是天然气资源都非常丰富,在厚厚的冰层下还隐藏了数不尽的煤田和可燃冰资源,这些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至关重要。

日本一方面打着“科研捕鲸”的名义,一方面四处调查南极的地貌、生态、资源分布,这些都能让日本更好的勘测南极资源,但不过是什么原因造成捕杀鲸鱼,都无法掩盖日本人对鲸鱼的伤害。

近年来尽管商业捕鲸的行为和频率有所减少,但鲸鱼与海豚面临很多的生存威胁,鲸鱼和海豚由于体型较大,容易被渔网、渔线等缠绕,导致受伤、窒息甚至死亡,船舶撞击会造成鲸鱼与海豚的受伤甚至死亡。

人类在海洋活动中产生的海洋噪音,如船舶声、声纳探测、海底侦察等,都会干扰到鲸鱼的声纳定位系统,从而造成难以捕食、避开天敌和繁殖的现象,甚至还会造成听力损伤和死亡。

身为人类,我们应该注重保护鲸鱼,尽量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并妥善处理塑料垃圾,避免其进入海洋。在海边游玩时,不在海边或海滩上乱扔垃圾,一旦发现有搁浅的鲸鱼时,要立即联系当地的海洋管理部门进行救援。

总结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日本的捕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在全球海洋生态环境种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世界各国应当警惕日本的行为,共同保护这片蓝色星球。

参考信息

央广网2016-11-01《日本“科研捕鲸”遭多国反对仍重启 专家称有更深层战略目的》

观察者网2024-08-17《陈鸿斌:这个血腥产业,日本何时能停止?》

环球网2018-12-26《残忍血腥传统震撼人心 回顾日本人的“捕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