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船政学堂》观之有感

2025-11-08 23:15 来源:海蔻通 点击:

《船政学堂》观之有感

对于我国近代海军的历史,我承认我还停留在初中时所学的那段历史书上的浅薄的知识,再次关心着这段近代史的海军历史,则是这部《船政学堂》的记录片,看之后,思索良久,久不能平静。

曾经的记忆里,左宗棠是一位纸片人,更不要说清政府的其他并未写进学校历史书里的务实人才,如今,我深刻体会到他们是怎样的民族英雄。

曾经的记忆里,清政府的海军也似乎只有那个什么北洋水师还有一点印象,而且描述里节节败退,也曾疑惑,为什么北洋水师为什么那么快就战败了。问题出在哪里?

纪录片《船政学堂》里,这一切变得真实,有了答案,原来那时的清政府也有那么几批舍身忘死、热血狂燃、企图拯救国家危难的忠义之士。

近代海军的真正变革要从左宗棠说起,建立船政学堂是沉淀了很久的海军的梦想和希望。

那时的清政府腐败且保守,堕落且不自知,想要革新,困难重重,最主要的是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势力极强大。

清政府的一时清明,令左宗棠等人筹划多年的建设海军计划获得允许,准备建设船厂,办学校,招兵买马大干一场。

然而,新学堂刚选址建设没多久,捻军起义,左宗棠被清廷紧急调任为陕甘总督,可见当时清政府可用的将才之少。

左宗棠为了船政大业不因他的离开而夭折,在离任之前上奏朝廷,将船政事务划分出去,并上奏启用自己信任的将才沈葆桢担任首任船政大臣,并且不受福建地方官员干涉。

可见这位洋务大臣思想之远见,和建设海军的决心,他担心自己一旦离任,船务之事就将搁置。

沈葆桢接手后创办了船政学堂的前身求是堂艺局,面向全国正式招生,中国海军近代化由此开启,也在摸索创新的路上磕磕绊绊慢慢成长,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沈葆桢高薪从国外招聘有技术、守规矩的船舶专业人才担任教师,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第一批船政学院学员在艰难的环境中就绪学习着新的文化和知识,慢慢地了解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直到外国的军队都打到家门口了,清政府依然在坚持不准我方海军主动出击,一心认为那些野心勃勃的外国人不会攻打我方,才导致了我方新组建的海军将士阵亡,军舰被毁,海军基地被攻破。

我突然就体会到了我方海军当时的无奈,这惨败不是他们不英勇,不善战,轻敌造成的,清政府的错误决策和无能在这一战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日甲午战争和中法马江海战,将同治中兴积攒的家底拼光,人才更是死伤严重,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无再战之力。

这也意味着革新派失败,清政府权利掌握在保守派手中,唯有推倒旧政权,改变人们的思想,才能救风雨飘摇中落后的中国。

#纪录片大赏#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