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抗美援朝志愿军是如何对付美军坦克的?美国的巴祖卡立了大功!

2025-07-24 17:38 来源:海蔻通 点击:

抗美援朝志愿军是如何对付美军坦克的?美国的巴祖卡立了大功!

引言

我们在宣传口经常说志愿军用小米加步枪击败了美军的飞机大炮,这一点其实并不准确,志愿军和美军的火力差距很大,但是也不是单纯小米加步枪的级别。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和美军的主要差别,一是装甲武器差距,二是火力差距很大巨大,但是在轻武器上其实差距没有那么大,志愿军同样装备了大量的轻重机枪、迫击炮、步兵炮用以作为火力支援。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差距巨大的装甲武器这一块,也就是坦克和装甲车。在前几次战役中志愿军几乎没有任何坦克部队作战,而美军则先后投入了7个师属坦克营和22个团属坦克连,参战坦克上千辆。

没有对应的装甲力量,志愿军是如何对付美军的坦克呢?其实出乎很多人意料,并不是什么自行反坦克炮,而是依靠兵反坦克武器。

一、步兵反坦克武器

在欧洲战场上,从二战开始,对于坦克最主要的武器要么就是装甲力量对冲,要么就是自行反坦克炮。

在西线和东线战场上击毁德军装甲力量最多的甚至都不是坦克,而是大口径反坦克炮。至于步兵反坦克武器,不管是美军还是苏军都没怎么用。

但是到抗美援朝战场上就截然不同了,志愿军和当时的新中国没有美国的家底,不管是自己的坦克装甲还是反坦克炮基本都可以说聊胜于无。

1951年6月,志愿军坦克部队才第一次作战,而且作战的力量很小,不可能用装甲力量和美军对冲。

至于大口径反坦克炮,前四次战役中志愿军主要在大范围的穿插作战,在美军的空中力量轰炸下,大口径的反坦克炮根本没法跟随部队快速移动,当时志愿军主要依靠的是骡马携带迫击炮和步兵炮。

因此对于志愿军来说只能依靠步兵反坦克武器,其中主要包括巴祖卡火箭筒、炸药包、爆破筒反坦克地雷等武器,总得来说效果还可以就是牺牲比较大。

二、各武器反坦克效果

巴祖卡火箭筒其实是美国货,之所以出现在志愿军手里主要是抗日战争后期美国给国民党进行的武装援助,当时国军美械部队中装备的巴祖卡火箭筒共有2000多个。

经过三年抗日战争后大部分巴祖卡都被解放军缴获,除了一部分损坏的,经过我军后勤兵工厂修修补补还有1000多个可以使用,大部分都被拿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

实际效果来说巴祖卡火箭筒在当时是志愿军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它可以在100米左右距离摧毁二战的中型坦克。

这种远距离作战不仅能够有效击毁敌军坦克,更关键的是安全,士兵在100米左右距离,可以隐藏在战壕或者其他障碍物附近。

当然虽然有上千个巴祖卡火箭筒,但是分布在几十万部队中其实数量依旧很少,可以说完全不足,毕竟美军一个营都能拿出数百个火箭筒,双方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除了缴获国军的巴祖卡火箭筒外,志愿军自己用的就是一些土办法。

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就经常使用的炸药包炸药包爆炸的效果不错但并不适合反坦克,因此坦克的移动速度并不慢,要将炸药包放到坦克车身上,或者塞入坦克车底并不容易。

而且炸药包的体型很大,重量在5斤或者10斤左右,如果依靠人力投掷很难投掷很远,因此往往需要士兵靠近敌方坦克,而这就十分危险。

除此之外还有爆破筒,也是一样的道理,威力大但是需要志愿军士兵冲到坦克边使用,塞入履带下爆炸,基本上爆破手很难幸存。

除了这些武器之外还有被志愿军发现的反坦克地雷,也是对付美军坦克的利器。因为朝鲜地形多山,山路崎岖往往只有一条山路可以通行,坦克必须要沿着固定公路行军,这就给了志愿军机会。

相比较欧洲战场上因为平原地形加上公路系统发达,朝鲜的公路并不多,加上山区地势复杂,往往只有一条公路可以通行,这就给了志愿军机会。

欧洲平原四通八达的公路系统根本不可能大规模埋设地雷,但是在朝鲜战场上因为路线固定往往反坦克地雷会有奇效,志愿军通过在固定路线埋设反坦克地雷击毁了一大批美军的坦克。

结语

在第一次到第五次战役期间,因为还没有接收大量的苏军装备,因此志愿军多使用步兵反坦克武器来对付美军的装甲力量,其中步兵反坦克武器共击毁敌坦克396辆,而火炮击毁得敌军坦克只有139辆,合计535辆。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前五次战役中我军几乎都是以步兵反坦克武器为主的,这种作战方式最的问题就是牺牲太大,每炸掉敌人一辆坦克,志愿军要损失一个班甚至更多的士兵。

美军的步坦协调做得很好,除了特殊情况下很少有坦克独走的情况,这就导致我军很难用炸药包等武器抵近进行炸毁。

到抗美援朝中后期,一方面我军从苏联进口了一批步兵反坦克枪和反坦克手榴弹。另一方面

苏联援助榴弹炮和反坦克炮也大量装备,我军才算是可以和美军装甲部队正面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