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蔻通 > 杂谈 > 正文

​在旧社会,为何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到底是什么意思?

2025-08-19 08:27 来源:海蔻通 点击:

在旧社会,为何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到底是什么意思?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句话在旧社会流传甚广,乍一听像是句狠话,仿佛这些行业天生就该遭到清算。

但细细琢磨,背后却藏着一整套社会运作的潜规则。

车夫、船家、店小二、中间牙人,这些看似普通的职业,为何在老百姓的口中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他们真的“无罪”吗?又为何即便如此,依旧“该杀”?

这一切的答案,都埋藏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

在旧社会,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的出行、货物运输、住宿交易,全都绕不开这四个行当。

车夫掌控马车,船家把持渡口,店小二经营旅店,牙人撮合买卖。

表面上,他们靠着辛苦劳作维持生计,实则很多人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在暗地里动起了歪心思。

先说车夫。

一个城镇的主要街道,总有几个马车夫在等活儿。

可一旦客人多了,价格立马水涨船高。

更有甚者,故意抬价、串通垄断,甚至遇到外乡人时,直接把人拉到偏僻处讹诈钱财。

船家也是同理,赶上河道要渡船,船夫就敢随口喊价,甚至半路加钱,不给就把人晾在岸边,寸步难行。

再看店小二。

异乡客商来到陌生的城镇,人生地不熟,旅店成了他们唯一的歇脚地。

可一旦住下,店小二的眼睛可比门神还毒,谁家财大气粗,谁独自出门在外,他们一清二楚。

更有胆大的,直接把消息卖给地痞流氓,等客商睡熟后,夜里就有人来“拜访”。

而牙人,堪称“金融诈骗”界的祖师爷。

他们专门撮合买卖,替人牵线搭桥,听上去是件好事。

可问题在于,他们的合同里永远藏着猫腻。

货物价格被人为抬高,借贷协议里暗藏陷阱,等对方反应过来,早已赔得血本无归。

这些行当,原本是社会运转的润滑剂,可在利益的驱使下,逐渐变成了压榨百姓的工具。

而这背后,最大的推手不是别人,正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

衙门里的人当然知道这些勾当,可他们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暗中分一杯羹。

车夫的码头、船家的渡口、店小二的客栈、牙人的中介生意,哪一样不需要官府的庇护?有了靠山,他们更加肆无忌惮,普通百姓想反抗,却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于是,一个恶性循环形成了。

底层百姓忍气吞声,商贩们被迫接受这些潜规则,而“车船店脚牙”的从业者们,越来越敢胡作非为。

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开始或许只是普通人,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学着耍心眼、不跟着坑蒙拐骗,根本活不下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百姓会恨他们入骨,哪怕他们“无罪”,也依旧“该杀”。

因为他们的存在,意味着贫苦的人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

但真要说起来,他们真的该死吗?恐怕未必。

毕竟,他们不过是这个社会里最擅长“适应规则”的人,而这条规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有人说,时代变了,这样的行当早已不复存在。

但换个角度看,真的消失了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