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之朝鲜内战1950年6月~8月战史,中国东北边防军组建
抗美援朝之朝鲜内战1950年6月~8月战史,中国东北边防军组建
1948年2月8日,朝鲜劳动党以朝鲜人民革命军为基础,正式建立朝鲜人民军。
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建立。
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8年9月12日苏联外交部通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苏联驻朝鲜的苏联军队将在1948年12月底撤出朝鲜半岛,建议美国也撤出朝鲜半岛。
(本文按《抗美援朝战争史》记叙)
1948年12月底,驻朝鲜的苏联军队全部撤离了朝鲜半岛。美国占领军在1948年12月开始撤离朝鲜半岛,直到1949年6月29日美军的最后一个团级7500人才撤离朝鲜南部。
到1948年8月,韩国国防警备队已经形成5个旅15个团共5万多人的规模。韩国在1948年8月24日与美国签订《韩美临时军事协定》:美军向韩国派遣了500 人的军事顾问团;向韩国军队移交了价值1.1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包括10万件轻武器、5000万发子弹、2000具火箭筒、4万多辆各种运载工具以及各种火炮。
在朝鲜南方,李承晚集团大肆逮捕和屠杀民主爱国人士。在美国的支持下,李承晚集团竭力主张武力统一朝鲜。
1949年5月,韩国军队将旅扩编为师,陆军的总兵力达到了8个师。同时颁布《兵役法》,组成20万人的后备部队青年防卫队。
1949年6月,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朝鲜劳动党的倡议下,由南北朝鲜72个政党和社会团体组成了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
1949年7月,驻中国东北的人民解放军部队中的朝鲜人组成的2个师返回朝鲜,编入了人民军。另一个师在1950年春返回朝鲜,编入人民军。
到1949年8月,朝鲜人民军总兵力为8万余人,其中陆军5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2个炮兵团,空军各种飞机74架。陆军部队全部装备苏式武器,按苏式编制。另有警备部队4.1万余人。
自1949年1月1日至4月15日,韩国动用连至营规模的兵力,沿三八线向北进犯37次。
5月,韩军出动4100余人,在火炮的支援下,猛攻三八线以北开城附近松岳山上的人民军警备部队阵地。
7月,韩军再次出动旅级规模的部队,进攻朝鲜北部的松岳山阵地。三八线以北的高山峰、银波山、国寺峰等地,也多次遭到韩军的进攻。
1950年年初,韩军开始向三八线地区大规模集结武装部队,一场内战已不可避免。
到1950年6月,韩国军队已达15万多人,其中8个步兵师约9.8万人,海岸警卫队6145人,空军1965人,警察4.8万余人。27辆装甲车,700余门各种火炮,140门反坦克炮,1900余具火箭筒,2100余辆军用车辆,71艘作战舰船,22架各种飞机。
同时,朝鲜人民军共拥有10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及若干空军、海军和警备部队,总兵力约13.5万余人,装备有T-34型中型坦克、雅克式战斗机、122毫米榴弹炮等重型武器。
1950年6月25日早晨,朝鲜内战全面爆发。
6月25日上午,金日成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讨论战争局势。金日成在会议上要求人民军立即发动反击,消灭侵略者。颁布战时动员令,金日成担任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随后,朝鲜人民军迅速发起汉城战役(第一次战役),李承晚在26日逃离汉城,在大田设立临时政府。韩军总部也撤往始兴。
在6月25日,美国国务院和军方召开联席会议,建议立即出动美国海军和空军部队,在朝鲜汉城、金浦、仁川地区建立警戒圈,为美国侨民和外交官家属撤离朝鲜进行空中掩护和海上支援,授权麦克阿瑟向韩军提供所需要的一切装备;美国军事顾问留在韩军指挥作战;授权麦克阿瑟指挥美国在朝鲜的一切军事行动;准备授权麦克阿瑟动用包括第7舰队在内的一切力量。
6 月26日,整个韩军已陷入崩溃的境地。当晚,杜鲁门再次召开会议,决定立刻实施6月25日的会议所决定的事项,命令美国海军和空军部队向朝鲜出动,攻击北朝鲜军队。同时,也批准了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6月27日晚,第一批美国作战飞机抵达朝鲜上空。6月28日上午,美国飞机对朝鲜三八线以南地区的目标狂轰滥炸,还动用了B-29型战略轰炸机执行战术攻击任务,不管军用还是民用目标一律予以攻击。同时,第7舰队的舰船也已开进台湾海峡。
朝鲜人民军最终还是在6月28日攻占了汉城。
随着汉城被攻克,美军调察组组长丘奇向麦克阿瑟报告,必须美军动用陆军才能恢复到三八线的界限。
6月28日,英国国防会议决定,亚洲海军部队(包括1艘轻型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转归麦克阿瑟指挥。澳大利亚则以驻扎在日本的1艘驱逐舰、1艘护卫舰和1个战斗机中队参加在朝鲜作战。其他国家表示将提供物资援助。
6月29日,麦克阿瑟亲自前往前线侦查,并下令轰炸三八线以北的目标。
6月30日凌晨1时31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收到麦克阿瑟的一封急电,声称:“韩国军队完全没有能力反击,还有崩溃的严重危险。假如敌人的进攻继续下去,韩国的生存将面临严重威胁。为守住防线,建议立即派遣一支美国团级战斗队前往加强防备,并从驻日本的部队调集2个师,进行反攻的准备。”杜鲁门批准先派出1个团。
此时,蒋介石在29日向美国政府提出:派遣2个装甲师约3.3万人,到朝鲜协助美军作战。
6月30日上午,杜鲁门在白宫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准备使用联合国的名义参战,并接受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军队,也包括蒋介石的地面部队。
艾奇逊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反对在朝鲜使用蒋介石的军队,一是担心中国军队会介入,造成两面作战,另一方面是担心蒋介石的部队同样挡不住朝鲜人民军的装甲部队,需要美国帮忙运输,还不如直接派遣美国部队。杜鲁门最终打消了使用蒋介石军队的想法。
6月30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决定立即发动第二次战役(又称汉江战役),突破汉江,进占北纬37度线地区。
金策任前线指挥部司令,金一任前线指挥部军事委员,姜健任前线指挥部参谋长,统一指挥人民军前线作战部队。
设立两个方面军司令部,金雄任西线第1方面军司令,武亭任东线第2方面军司令,每个方面军分别辖属4~6个师。
西线担任主攻的部队,在炮兵和坦克的火力支援下,强渡汉江。至7月1日清晨,先头部队在汉江南岸建立桥头堡阵地。主力随即渡江,在7月3日占领汉江南岸韩军的防御核心永登浦。担负助攻任务的部队也在纛岛、两水里地区突破汉江,进至水原东北地区,切断了韩军西线和中线的联系,威胁韩军军主力的后方安全。
朝鲜时间1950年7月1日上午11时,第一批美国地面部队第24师第21团第2营乘坐的飞机在朝鲜南部的釜山空军基地降落,随后乘车抵达汉城以南的乌山。
美第24师部队在韩军的掩护下,迅速向平泽、安城北部地区开进,企图在车岭山脉一线建立新的防线。
朝鲜人民军在7月4日攻占水原,7月5日与美第24师先头部队“史密斯特遣队”在乌山以北遭遇。朝鲜人民军全歼美军“史密斯特遣队”全部歼灭。随后,击溃陆续到达的美军第24师各部,在7月6日攻占了平泽。
在中部地区的人民军第2方面军部队抢渡南汉江后,先后攻占杨平、骊州、原州、长湖院里、堤川等地,并在7月6日挺进到阴城、忠州以北和堤川东南一线;
东海岸挺进的人民军部队进占江陵后,兵分两路,向平昌、宁越方向和玉溪、三陟方面推进,在7月6日进至宁越和三陟以南地区。
到7月6日,人民军全线进至北纬37度线地区,攻占了南朝鲜1/3的土地,第二次战役结束。
7月初,美国加快了增兵速度,下令美军第25师、第1骑兵师开赴朝鲜。
7月7日,安理会正式开会讨论由英国和法国代表向安理会正式提出由美国政府拟定的提案(美国负责指挥干预朝鲜内战),在苏联代表仍然缺席的情况下,以7票赞成、0票反对、3票(印度、埃及、南斯拉夫)弃权的结果通过了这项非法决议。(苏联代表因1950年1月10日反对蒋介石担任联合国代表而拒绝出席联合国会议)
7月7日,朝鲜人民军发起第三次战役。
西线,担负正面主攻任务的部队,以坦克为先导,沿汉城通往釜山的公路,向大田发起进攻,冲破美第24师第21团和第34团的阻击,在7月8日攻克天安,7月10日进至全义、镇川地区。至13日,西线朝鲜人民军全线进至锦江北岸地区。
在中部战线,朝鲜人民军从7月7日至7月10日,与阴城、忠州、丹阳等地区双方形成了拉锯战状态。
美军和韩军退守锦江和小白山山脉基本防线后,沃克决定凭借天险,令美第24师放弃线式防御,改点式防御,沿汉城通往釜山的锦江以南交通线上,固守要点,尤其是坚守大田,以大田为中心,公州、鸟致院等为要点,全部展开于锦江南岸地区,防御南下的交通干线;韩军首都师、第1师、第6师、第8师和第3师展开于小白山山脉的各要点。美第25师部队则展开于纵深地域,担负战役预备队,屏护大邱的安全。7月13日,美军和韩军的部署调整完毕。
7月9日,美军第25师先头部队抵达朝鲜,并立刻投入战斗,7月11日,第1骑兵师也船运朝鲜,第2步兵师也开始运往朝鲜。
7月10日,杜鲁门正式任命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部设在日本的美国远东军总部内,由远东军总部行使“联合国军”总部的权力。
7月12日,麦克阿瑟任命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中将为侵朝美军司令兼任“联合国军”地面部队总指挥。至7月12日,美军地面部队抵达朝鲜已达1.8万多人,后续部队仍在源源不断的开赴。
美国远东军属下的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兼“联合国军”空军司令官,美国远东海军司令兼“联合国军”海军司令官。
参加“联合国军”侵朝行动的国家有:
美国、英国、法国、土耳其、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共16个国家。
其中美军占90%以上,英国2个旅,加拿大和土耳其各1个旅,泰国1个团,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荷兰、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各1个营,南非联邦1个空军中队,卢森堡1个排。
除美国军队之外,其他国家为“联合国军”提供的兵力最多时为36769人,另外还有3个战斗机中队、36艘各种舰船。
另外,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为“联合国军队”派出医院或者医疗船。
朝鲜人民军在7月14日从公州和太平里全线发起强渡锦江的攻击。
至7月16日,全部突破美军和韩军锦江防线,歼美第24师第19团主力,毙伤俘敌1700多人,重创美第24师第34团。
美第8集团军将美第24师全部撤至大田设防,同时将美第25师主力前出至大田侧后,令韩军坚守清州地区,牵制朝鲜人民军部队,保护美军的翼侧安全。
7月18日,西线朝鲜人民军开始向大田发起进攻。至19日下午,朝鲜人民军3个师对大田地区美第24师的合围。战至20日12时,人民军攻占大田。
至20日,中部战线的人民军翻越小白山山脉的高山峻岭,突破了韩军的中部防线。
7月20日,朝鲜人民军胜利结束了第三次战役。此次战役,美军第24师受到重创,有2400人在战斗中失踪,伤亡达30%以上。
7月21日,朝鲜人民军发起第四次战役。
第1方面军和第2方面军各师全线展开,以西线大田、金泉、大邱方向为主要进攻方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道路,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多路向东攻击前进。
担负战略迂回任务的人民军第6师,沿着西海岸南下,以平均每天30~35公里的速度挺进,横扫湖南地区(全罗南道、全罗北道),仅用1个星期的时间,就攻克了广大的南部地区,至7月31日占领晋州,直逼釜山的门户马山。其间,歼灭美军1个营,并击毙韩军总参谋长蔡秉德。
西线主攻部队,在7月24日至29日在永同、黄涧一带击溃美骑兵第1师和美第25师阻击,进至金泉一线。在8月2日攻克金泉,8月3日解放陕川。人民军第1方面军部队全线进至洛东江西岸地区。
在中部战线,人民军第2方面军从7月24日至8月3日,先后攻克了荣州、醴泉、咸昌、安东、尚州等城及广大地区。至8月3日,中部战线的人民军第2方面军已经全面进至洛东江北岸地区。
沃克重新调整部署,依托洛东江建立了最后釜山环形防御阵地防线,东起朝鲜东海岸的盈德,向西至倭馆,然后折向南,直至洛东江与南江的汇合处南旨里。南北长160多公里,东西宽80多公里。阵地东侧、南侧是大海,西侧是洛东江,北侧是庆尚山脉横向的高地群,整个地势易守难攻。
美第2师和第5团级战斗队在8月1日在釜山登陆,投入战斗。8月2日,第1暂编陆战旅到达朝鲜。韩军部队经过补充和整编之后,尚有5个师的作战部队。在防御圈内,美军和韩军共集结地面部队14.15万余人。其中美军4个步兵师、1个陆战旅,计5.9万余人;韩军5个步兵师及警备部队,计8.25万余人。
防御圈内拥有便利的交通网,以釜山为中心,公路呈放射状展开,便于部队快速机动。加上美军海军拥有制海权,战舰舰炮可以支援大部分地方。
8月2日,朝鲜人民军第12师首先强渡洛东江,向浦项方向发起攻击,第1方面军和第2方面军随后全线发起进攻,开始了洛东江之战。
东线,人民军第2方面军至8月4日已全部渡过洛东江。第12师冲破美军及韩军阵地,在8月11日攻克东海岸重要港口城市浦项,切断了韩军第3师的后路,朝鲜人民军第5师从正面重创韩军第3师,进至浦项地区,与第12师会合,在美军和韩军釜山环形防御圈的最东端打开缺口。
战线的最南端,人民军第6师占领晋州后,击溃美第25师部队,在8月7日进至距釜山几十公里的马山。
朝鲜人民军第4师在8月6日强渡洛东江,突破美第2师防御,在8月11日进至灵山,直捣美军指挥中枢釜山。沃克把最后一支预备队第1暂编陆战旅投入该方向,协同美第25师,在空军和海军火力的全力支援下实施反击。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大邱地区。人民军第1方面军主力和第2方面军主力相互配合,于8月3日至11日先后强渡洛东江,从几个方向对大邱展开向心攻击。至8月15日,各路攻击部队击溃美军和韩军,进至义城、军威、善山、倭馆、玄风一线,对大邱构成三面包围之势。
至此,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朝鲜人民军攻克了朝鲜南部90%以上的地区和92%以上的人口,美军和韩军被压缩至仅有约1万平方公里的地域。
沃克再次调整部署,首先以部分兵力扼守北部地区的要点,集中美军部队在强大的空中和地面火力支援下,对西部地区的人民军展开反击。
8月7日,美军首先对马山地区朝鲜人民军第6师反扑,随后由南向北,先后对灵山、玄风、倭馆、浦项地区的朝鲜人民军进行反击。
8月16日,美国远东空军出动5个B-29型轰炸机大队,对倭馆地区一块27平方公里的地区实施地毯式轰炸,共投下960吨重磅炸弹和大量凝固汽油弹,将洛东江岸的高地炸成焦土。
随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作战。经过10天的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战线基本没有变化。朝鲜人民军放弃洛东江左岸阵地,全线撤至洛东江右岸和倭馆、浦项以北地区,在8月20日结束了第四次战役。朝鲜战局由此进入了僵持状态。
同时中国方面
7月2日,周恩来召见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同时告诉罗申,如果美军突破三八线,中国可以派遣部队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抵抗美军,中国将在东北地区集结3个军的兵力。
7月5日,斯大林电示罗申,转告苏共中央的决定,如果中国已经决定在中朝边境上部署9个师,苏联将派一个喷气式歼击机师124架飞机,用于掩护这些部队。
7月7日下午,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保卫国防问题第一次会议。朱德总司令、聂荣臻代总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司令林彪、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海军司令萧劲光、空军司令刘亚楼、摩托装甲兵司令许光达、炮兵副司令苏进参加会议。
会议决定,立即抽调位于中原地区的国防机动部队第13兵团等部队北上,在中朝边境地区集结,组成东北边防军,担负保卫东北边防和在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的任务,规定:边防军若参战,则改穿志愿军服装,使用志愿军旗帜。
7月13日,中央军委正式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
一、决定以部署在中原地区的国防机动部队的第13兵团(辖第38、第39、第40军)和东北齐齐哈尔等地区的第42军以及炮兵第1、第2、第8师等部,共25.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
第40军7月10日开始,由广州车运出发,直接开到辽东的安东(今丹东),限24日全部到达;
第38、第39军两军主力,在7月15日分由河南的信阳、漯河出发,限8月1日以前,集结于辽东的辽阳、凤城、安东地区,
另外,第38军在湘西桃源地区剿匪的第114 师和第39军在广西宜山地区剿匪的第115师,解除剿匪任务,限8月4日前到达辽阳集结;
第42军解除农业生产任务,7月30日从齐齐哈尔地区出发,限8月1日到达吉林的通化、辑安(今集安)集结;
第42军炮兵的3个师在7月31日,分别集结于本溪至安东、通化至辑安两线;
另调在上海和广州的共4个高射炮团,到安东、水丰、辑安地区集结,调工兵2个团到安东集结等。
上述部队,限8月5日前全部到达指定地区。
此外,从苏联购买抵达哈尔滨的飞机,编成3个团,在沈阳、安东和吉林的敦化训练。
二、东北边防军的组织指挥机构:
决定以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兼政委、萧劲光为副司令,另以萧华为副政委,李聚奎为东北边防军后勤司令;
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人建议下调整第13兵团部,改由第15兵团部的人员指挥第13兵团,以邓华为司令、赖传珠为政委、解沛然(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
由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万毅负责指挥边防军特种兵部队;
东北军区副参谋长段苏权为空军司令组成东北空军司令部。

到1950年8月上旬,除高炮团未全部到位外,东北边防军部队全部进入指定位置:
第13兵团部位在安东
第38军军直在铁岭,第112、第113、第114师分别在铁岭、新开原、老开原
第39军军直在辽阳,第115、第116、第117师分别在辽阳、土佳屯、海城
第40军军直在安东,第118、第119、第120师全部在安东
第42军军直在通化,第124、第125、第126师分别在通化、三源浦、柳河
特种兵司令部在凤城,野战炮兵第1、2、8师分别在凤城、本溪、通化;高射炮兵团在安东、拉古哨;1个工兵团在安东;
配属第13兵团的骑兵第13团在安东;担任战勤任务的第169师在大东沟。
7月26日,中央军委决定东北边防军部队的行政与建设事项及干部升迁配备,报第四野战军处理;行动、作战及战时政治工作,由边防军负责,受军委直接指挥;(7月23日军委暂定由东北军区兼政委高岗负主责)
各种统计报告由边防军报军委及第四野战军。
8月26日,中央军委决定,东北边防军部队包括第42军和特种兵部队,由第13兵团为统一训练机构,特种兵司令部辅助。第42军归第13兵团建制指挥,万毅担任第13兵团副司令。东北军区负责后勤保障。边防军的统帅,待部队出动作战时再去。
(粟裕在青岛生病疗养,萧劲光在组织海军领导机构,萧华负责总政治部日常工作)
事实上,直到东北边防军改编中国人民志愿军,东北边防军指挥机构始终没有成立。
边防军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东北军区负主责,第四野战军协助,第13兵团分管军事整训,另外,东北军区负责后勤保障。
由于东北成为国防前线,但东北军区直辖部队中没有野战军部队,8月16日,中央军委决定调,赣南粤北的第48军划归东北军区序列。
因第48军此时分散在30多个县负责剿匪和新区建设任务,大部分干部兼任地方工作。因此,经第四野战军研究后,在9月1日回电中央军委,建议免调第48军,改调第50军北上。
中央军委于9月6日下达命令,抽调中南的第50军开赴东北,编入边防军序列。
第50军的前身是1948年10月辽沈战役期间在长春起义的原国民党第60军,1949年1月正式改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1950年9月,第50军下辖第148、第149、第150师和第167师,在湖北沙市地区整训,全军共3.6万余人。
第50军在10月中旬到达吉林省西丰、辽源、海龙、磐石地区,编入边防军序列。
9月20日,开始下令调华东第9兵团(第20、26、27军)北上至津浦线担任二线机动兵团,随后,下令调西北第19兵团(第36、64、65军)也开始集结至陇海铁路沿线担任三线机动兵团。
同时,华东军区原国民党起义部队第16兵团番号撤销,并入第9兵团中。
一二三线部队加上后勤部队总计70万人。
-
- 天下第一庄——台儿庄
-
2025-10-29 11:48:13
-
- 大青山突围战:抗战时期山东八路军损失最大的一次突围战
-
2025-10-29 11:45:58
-
- 10款铁板菜,款款诱人!回去做!
-
2025-10-29 11:43:43
-
- 中小学生掌握17个心算技巧,10倍速提升,轻松变身数学小高手!
-
2025-10-29 11:41:28
-
- 明朝历任皇帝及年号清单
-
2025-10-29 11:39:13
-
- 5块钱两杯,批量复制蜜雪冰城,河南茶饮“杀疯”了
-
2025-10-29 11:36:58
-
-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
2025-10-29 11:34:43
-
- 毛利人(新西兰原住民)
-
2025-10-29 11:32:28
-
- gay圈到底有哪些名媛
-
2025-10-29 11:30:12
-
- 金庸10大经典武侠剧,你看过几部?
-
2025-10-28 20:37:58
-
- 男子贷款近20万开奶茶店不到四个月倒闭亏23万,网友:加盟的别干
-
2025-10-28 20:35:43
-
- 陈学冬爸爸:当初抛弃7岁儿子,儿子成明星拒养后妈和异母兄弟
-
2025-10-28 20:33:28
-
- 泰国曼谷大皇宫-玉佛寺
-
2025-10-28 20:31:13
-
- 【三八节特辑】德州女特警刘洪娟:苦练不言弃 英武“霸王花”
-
2025-10-28 20:28:58
-
- 读一点文言文:齐威王召即墨大夫
-
2025-10-28 20:26:43
-
- 截教三代十大高手:火灵、闻仲、余元不逊色二代弟子
-
2025-10-28 20:24:28
-
- 散弹枪和霰弹枪,傻傻分不清楚?
-
2025-10-28 20:22:13
-
- 纣王最怕闻太师的三个真相,原因竟然这么简单
-
2025-10-28 20:19:58
-
- 藏尸修炼、养小鬼、吸毒,看看泰国僧人还有多少变态丑闻?
-
2025-10-28 20:17:43
-
- 刘亦菲和她干爹陈金飞,关系纠缠20年的背后
-
2025-10-28 20:15:28



牛蒡是牛的什么器官(牛杂中牛蒡是牛的什么器官)
马晓磊同志任淄博市委书记 马晓磊简历